shì

仪式


拼音yí shì
注音一ˊ ㄕˋ

繁体儀式
词性名词


仪式

词语解释

仪式[ yí shì ]

⒈  典礼的秩序形式。

开学典礼仪式。
丧葬仪式。

ceremony; function; rite;

引证解释

⒈  取法。

语本《诗·周颂·我将》:“仪式刑 文王 之典,日靖四方。”
朱熹 集传:“仪、式、刑,皆法也。”
宋 苏辙 《皇太后答书》:“将仪式於文考,以教孝於诸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南海县志·梁廷栋传》:“士得位,当霖雨苍生;不幸老死萤窗,亦当仪式州里。”

⒉  指典礼的秩序形式。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令 既 之 武都” 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 《魏略》:“楚 为人短小而大声,自为吏,初不朝覲,被詔登阶,不知仪式。”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水陆之品,狼藉籩豆;荐祼兴俯,不中仪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刘岳 ﹞不暇讲求三王之制度,苟取一时世俗所用吉凶仪式,略整齐之,固不足为后世法矣。”
沈从文 《边城》二十:“老道士披上那件蓝麻布道袍,开始了丧事中绕棺仪式。”

⒊  犹仪态。

汉 王粲 《玛瑙勒赋》:“御世嗣之骏服兮,表騄驥之仪式。”

⒋  指测定历日的法式制度。

《后汉书·律历志中》:“及用《四分》,亦於 建武,施於 元和,讫於 永元,七十餘年,然后仪式备立,司候有準。”
《隋书·律历志中》:“逮於 永平 之末,乃復改行《四分》,七十餘年,仪式方备。”

国语辞典

仪式[ yí shì ]

⒈  举行典礼的秩序、形式等。

如:「仪式简单而隆重。」

典礼

分字解释


※ "仪式"的意思解释、仪式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日,玉佛寺的僧职员工还参加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哀悼仪式,并现场自发地为灾区捐款。

2.今日立秋,欢迎参加酷暑告别仪式:一鞠躬,赤日炎炎去无踪;二鞠躬,避暑山庄刮凉风;三鞠躬,冰爽心情更轻松。告别炎热,立秋快乐!

3.香港工程周2011的闭幕典礼也将于嘉年华当天举行,并为工程周期间举行的所有比赛项目进行颁奖仪式。

4.如果他出席演员大赏颁奖仪式,那将是他在近一年来唯一正式出现的场合。

5.2002年,第一届“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奖”颁奖仪式。

6.可能是进口的作用,尽管瓦哈比教派的教义和习俗仍然控制大部分的卡塔尔人习俗和仪式,但在卡塔尔的形式要求却不如沙特阿拉伯严格。

7.以利亚不需要用任何别开生面的仪式、花巧的说话或强烈的意像去吸引神的注意力,他只是向那位独一真神作出简单的祷告。

8.本报11月26日讯(记者程洁)今天,2003年富士康奖学奖教金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隆重举行,两校各有132名师生获得奖励。

9.哭嫁歌曾是土家族地区风行的抒情性仪式歌谣,是新娘在哭嫁仪式中拥有的话语权。

10.反正,我正好缺少一个伺候我的贴身女婢呢,你若是伺候的好的话,我一高兴,指不定就赶在开殿仪式之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