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搔待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忍禅师》:“师曰:‘不可预搔而待痒。’”
例子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育王裕禅师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古人,恁么说话,大似预搔待痒。”
基础信息
拼音yù sāo dài yǎng
注音ㄩˋ ㄙㄠ ㄉㄞˋ 一ㄤˇ
繁体預搔待癢
感情预搔待痒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多余的行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嫁狗随狗(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解释)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释)
- 一枕黄粱(意思解释)
- 读书三到(意思解释)
- 踵武相接(意思解释)
- 鸾凤和鸣(意思解释)
※ 预搔待痒的意思解释、预搔待痒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