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yǒuyǎnshítàishān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例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基础信息

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注音一ㄡˇ 一ㄢˇ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繁体有眼不識泰山

正音“识”,不能读作“shì”。

感情有眼不识泰山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辨析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有眼不识泰山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歇后语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谜语看见岳父不搭腔

近义词视而不见、有眼无珠

英语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日语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解释、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穷年累世 形容时间长久。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望尘莫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多多益善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孜孜以求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贫贱不能移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下临无地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众所瞻望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洗耳恭听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