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足救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出处《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zú jiù jīng
注音一ㄣˇ ㄗㄨˊ ㄐ一ㄡˋ ㄐ一ㄥ
繁体引足捄經
感情引足救经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行为方式不对。
近义词缘木求鱼、北辕适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寸丹心(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引足救经的意思解释、引足救经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手舞足蹈 |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