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的成语故事

拼音xìng guān qún yuàn
基本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出处《论语 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暂未找到成语兴观群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兴观群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畏首畏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
绿林大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
坚强不屈 |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囊萤映雪 |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火树银花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论黄数白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刻骨铭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敏而好学 |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肝胆欲碎 | |
顿挫抑扬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