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榆为粥的成语故事


屑榆为粥

拼音xiè yú wéi zhōu

基本解释屑:研成碎末。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指艰苦生活。

出处《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暂未找到成语屑榆为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屑榆为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日月合壁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寸进尺退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连绵不绝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翘尾巴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万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不要翘尾巴。”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鉴影度形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仁义道德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半吊子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