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承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诲。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诲。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臣自以为奉命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例子孙中山《伦敦被难记》:“其中有不合于奉命承教,一味服从之意者,则任意删节,或曲为解说,以养成其盲从之性。”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mìng chéng jiào
注音ㄈㄥˋ ㄇ一ㄥˋ ㄔㄥˊ ㄐ一ㄠˋ
感情奉命承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近义词奉令承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奉命承教的意思解释、奉命承教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