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聋振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出处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例子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基础信息
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
注音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
繁体發聾振聵
正音“聩”,不能读作“guì”。
感情发聋振聩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唤醒麻木的人。
辨形“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词醍醐灌顶、发聩振聋
英语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发聋振聩的意思解释、发聋振聩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抱头鼠窜 | 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角巾素服 |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