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遣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例子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注音ㄉ一ㄠˋ ㄅ一ㄥ ㄑ一ㄢˇ ㄐ一ㄤˋ
繁体調兵遣將
正音“调”,不能读作“tiáo”;“将”,不能读作“jiāng”。
感情调兵遣将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辨形“遣”,不能写作“遗”。
辨析调兵遣将和“兴师动众”;都可表示“调动兵马或动用人力”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调兵遣将含有“派遣将领”;而不含有“大规模出兵”之意;“兴师动众”与之相反;含有“大规模出兵”;不含有“派遣将领”的意思。②当二者的意义引申为“动用人力”时;调兵遣将着眼于“调动安排”;“兴师动众”着眼于“大规模发动。”③“兴师动众”用于否定句式时;还往往含有“不必要惊动许多人”的意思;调兵遣将没有。
谜语大战前
近义词招兵买马、兴师动众
反义词班师回朝、鸣金收兵
英语deploy forces
俄语перебрóска войск
日语軍隊(ぐんたい)を派遣(はけん)する。人員(じんいん)を配置(はいち)する
德语Truppen zusammenziehen oder verlegen(Truppen in Marsch setz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无所用心(意思解释)
※ 调兵遣将的意思解释、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双栖双宿 | 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忧喜交集 |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